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05    次浏览
在纽约的郊区,有一家蓝山餐厅(BlueHill),几乎每天爆满,要是想来这里就餐,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,连奥巴马夫妇,也是这家餐厅的忠实粉丝。 这里既是一家餐厅,也是一个农场。餐厅依托农场而存在,没有任何菜单,每天早上厨师们会到农场摘菜,然后决定晚餐做什么。蓝山餐厅的主厨兼创办者Dan Barber,曾在2009年登上《时代》杂志的“年度100”排行榜,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之一。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厨,大学里学的专业,却是和厨师一点也不沾边的英语文学和历史。 Dan Barber从小就在这片农场里长大,这里开阔空旷,绿草茵茵,可以入画。 这个不起眼的有机小农场,除了有新英格兰地区标志性的景致,还有着Dan Barber成长之地那种留存在记忆中的强烈美感。 Dan Barber四岁那年,母亲因癌症去世,他跟着外婆生活在农场里。外婆忙着农场的活计,年幼的Dan常常要自己做饭。 长大后的Dan,起初只是想把蓝山餐厅做成邻家风格的时尚餐厅,做出美味的食物给顾客,仅此而已。 在一年芦笋季时,由于采购上的失误,导致餐厅芦笋堆积成灾。Dan立即下令,当晚餐厅所有的菜,全部用芦笋制作。就在Dan觉得完蛋的时候,纽约最受尊敬、最有分量的食评家,来到蓝山餐厅用餐。第二天,奇迹出现了,食评家的文章传遍了纽约美食圈。他称蓝山餐厅是“农场到餐桌的新缩影,一个不惮以最大程度发掘食物本味的餐厅”。“食评家帮助我们认清了自己”,于是Dan开始根据时节烹饪,成为“从农场到餐桌”的代言人。动图 渐渐地,市面上大量的反季节食材,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选择,既然如此,Dan干脆在餐厅边上建起了自己的农场。 这个一度因为过度收割而荒芜、奶奶留下的农场,Dan Barber进行蔬果轮种...农场重焕新生。 蔬菜因为没有农药,也不用水洗,刚摘下的嫩叶,上面还有着晶莹的露珠。动图 种植的胡萝卜,把土擦干净,直接就可以咬上一口。动图 据说奥巴马带着夫人刚坐下,服务生端上来的,就是一盘带茎叶的生萝卜。动图 Dan Barber深信,如果追寻好味道,就要追寻好食材,如果要追寻好食材,就要追寻好农业。 为了真正追寻食材的好味道,认真建一座农场,Dan Barber身体力行,与农夫一起默默耕耘,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了下来。 每天清晨尚未开门的蓝山餐厅后厨房里,常常会出现主厨踩着满是泥的胶鞋、从农场采摘新鲜蔬菜归来的场景。 “你善待自然,自然必然回馈你美味的食材。” 尊重时令的给予,相信土地的力量,用心烹调的手工制作,也许就是这份坚持,使得这家餐厅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和人情味儿。动图 “农场到餐桌”的运作方式,保证了食材鲜美的同时,也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。 作为厨师和餐厅老板,Dan Barber需要取悦顾客,另一方面,他觉得有一种责任,应对天然健康的食物保持永久的兴趣,并为其发出声音。 但面对复杂的商业社会,和处于起步阶段的有机食品行业,这并不能总是两全。 尽管如此,Dan Barber从未让步。“我认为厨师的作用至关重要,厨师已经早就不再处于底端。时代变了,不管你是不是觉得厨师应当享有现在名人般的地位,但厨师做为媒介去传播我们的理念,是正确的思考方向。” 来这里吃饭的人,都很认同他的价值观,希望他越做越好,甚至带有一些信仰的性质。 “我相信这个人,相信他带给我的生活方式,这是Dan Barber最厉害的地方。他后面有数十万相信他、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人,我可能没有办法每天吃有机,没有办法每天做得很环保,但是起码当我想要做点好事的时候,Dan Barber的餐厅会变成选择之一。”一位顾客说道。 Dan Barber通过各种方法, 持续地鼓励人们在饮食时,不只是单纯地关心口味的好坏,而是真正了解自己所吃之物是什么,以及它的来源,和它背后的故事。 而探索这一切问题的初衷,都只为了一个最单纯的原因——“我只想做出好吃的食物。” 真正伟大的烹饪,和耕种的未来必然密不可分。 只有最纯粹的信念,才能带来最纯粹的美味。